南懷金老師:真正的幸福在哪裡? “(《靈魂之旅》)。

發布時間:2024-02-17 閱讀:1172

編者按:

最近,你看過皮克斯熱門動漫電影《靈魂之旅》嗎? 豆瓣評分8分9、從童話的角度被譽為《心經》,一部充滿溫暖氣息的“佛教量子動畫”。

人生的意義,一定是追逐夢想,實現目標嗎? 這部電影告訴你,就像走路一樣,望著天空,吃著斗篷也沒關係,“想活下去的那一刻,你就點亮了生命的火花。 ”

主角喬是一名音樂老師,他真正的夢想是參加一場嚴肅的爵士樂表演,成為一名公認的爵士鋼琴家。 然而,有一天,當他實現自己的夢想時,他感到一種失落感。

他對旁邊的音樂家說,我等了一輩子,等了這一天,我以為這一天過後,我就會不一樣了。

音樂家對他說:“從前有一條魚,它游到一條老魚面前,說:'我要找到他們所說的海洋。 “海洋? 老魚說:'你現在在海浬。 ”

後來,喬意識到,人生的“火花”不是你腦海中設定的目標,而是每乙個活著的瞬間,是那一刻讓你愛上了每乙個熾熱而生動的生活。

曾幾何時,我們在兩條戰線上朝著我們的目標奔跑,直到 2020 年放慢了世界的節奏,迫使我們重新認識生命的多樣性。

南懷金先生說:“真正的幸福在哪裡? 現在,這只是乙個想法。 “道不遠了,咱們一起跟著南師傅,感受一下日常生活中的'火花'。 2021年,不再遙遠。

什麼是幸福? 知足總是快樂的。 人若能滿足於現實,就幸福,但人類的心理,不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不管是中外的,是男人的還是女人的,是老少皆宜的,都是對現實感到不安的,這是人們的通病,所以沒有幸福在一切之中。 真正的幸福在哪裡? 正如禪宗所說,“就是現在”,就在此時此刻。 現在你有一把椅子可以坐,手裡有一本《維摩詰經》,不管是兩本還是那本,只要放下你的心,不管你是在講佛經,還是唱歌,你在現實中都會很舒服,這是一種加持, 就在乙個念頭之間,這是唯一的兩個。

維摩詰的花雨填滿了天空

當人們活著時,他們擔心死亡,但他們並不真正了解死亡是怎麼回事。 死了,可能會擔心自己會重生,如果重生活著,那就太麻煩了! 然而,普通人就是這樣,他們得了就怕輸,輸了就期待得,他們都站在一端,期待另一端,或者害怕另一端,在相對的現象和境界中,他們都是不安的。 其實都是平庸的人自作自受,不如順其自然,此刻安心自在。

列子推測道

靜坐的方法很簡單,最好的方法就是什麼都不用。 這是乙個概念問題。 但是如何處理妄想的煩惱呢?

現在你閉上了眼睛,你可以看到你的思想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注意力! 看看自己的想法,第乙個念頭已經跑掉了,未來的想法還沒有公升起! 說現在、現在和過去,這個念頭是空的,欺騙你,這個真理有乙個名詞,叫做“三向空”。

我講過《金剛經怎麼說》,也講到這個問題,佛陀說“過去不能用心得”,過去不能把握的已經過去了; “現在遙不可及”,只要說乙個現在,現在立刻就成了過去; “未來沒有”,未來沒有到來,沒有動靜! 這個念頭就是這樣,三個階段都是空的,因為它是空的,所以它什麼都能做,你不應該被妄想所欺騙。

特別注意! 所謂“三方扶”,即“扶”字,也是一副假對聯,沒有信任現象,三步是空的,想靜下來就要冷靜,用這個方法化名“心”,看看自己的想法,之前的念頭已經跑掉了,背還沒起來, 你不想觸發它!一旦思想生起並成為現在,就不再有現在。 每個學佛的人都想尋求空性和寧靜,但我說空性和寧靜在哪裡? 它是空的,它是靜態的,不是你清空它,如果你知道這一點,那麼它就是空的,它是安靜的。 你呆得越安靜,待得越久,你的身心健康就會越好。

二十一世紀初的序言和後記

魚是水做的,人是道做的。 用水做成的,穿過池子,喂水; 與道和諧相處的人,生來無事可做。 ”

魚在水裡,不知道有水,就相當於我們人,每天生活在空氣中,不知道有空氣,也就是人製造氣體; 魚,彼此都是由水構成的。 “人是由道造的”,我們都想修道求道,但道不需要求,人自己就活在道中。 因此,在《中庸之道》中,也有說道不離人,而是人自己離道。 “中庸者”說,“同道人一刻也不能離開我們”,而那些因為只是來自道而能夠離開我們的人不是道家,那麼他們就不是道。 道是自然的,是與生俱來的,所以人本來就處於道之中,他們不知道。

乙個住在道中,不知道有道的人,就相當於一條魚住在水裡,不知道有水。 推而廣之,魚是需要水的,所以當我們養魚時,我們“穿過池塘喂它們”,故意挖乙個池塘,把水放進去養魚。 至於人,是有道的,道本來在人身上,但人自己找不到,就像魚看不到水裡的水一樣,他能做什麼?

禪修和禪修意味著你的心一整天都感覺很好,如果你的心裡無事可做,你就會真正安定下來。 為了達到心中無所事事的境界,禪修是訓練自己的最初方法,不要以為禪修就是專注,即修煉; 坐起來,心裡還是很忙的,念咒語,什麼氣脈,你留什麼,你到處守著,生怕從一塊骨頭上跑掉! 這不是修道,而是坐在那裡,在心裡開會,坐下來! 那不是辦法。 這就是為什麼孔子告訴你修道之道,“什麼都不發生。

所謂無所事事的決心,就是無事可做,與物無所事事,與心無所事事; 那是決定的時候。 絕對! 不是什麼都不在乎,盤腿坐在山上,心裡一無所有地喊; 那個半吊半掛; 如果你無意做事,能夠進入世貿組織做事,心裡無所事事,這就是工作。 忙了一天一夜,心裡卻一無所有,事無心,喜怒哀囔,都過節了,過了之後,就一無所有; 無事可做,心裡無事可做,心裡無事可做,這才是真實的事情。 沒關係,已經決定了。 子公不敢問他嗎? 孔子告訴他,他應該有乙個固定和冷靜的頭腦,並認清自己的道路。

1.事物有始有終。 天地萬物,生而死。 [鮮花] [鮮花] [鮮花] [祈禱] [祈禱] [祈禱] [祈禱] [祈禱] 向他老人家鞠躬。 --清水一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