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離不開母親

發布時間:2020-07-02 閱讀:2776

“兩個女人同時落水”的問題,是中國男人的集體噩夢。 一邊是像膠水一樣看著你的女朋友,另一邊是你心中永遠不可替代的母親——似乎什麼都不對勁。

這個難倒了一大批中國好男人的問題,真的有那麼致命嗎? 如果你有機會問外國人,比如美國人,答案可能就不那麼糾結了:選擇另一半。 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人不愛他們的母親嗎?

中國人的“母性參考效應”

也許心理學家可以給出乙個解釋。 2024年,北京大學朱穎等人以中國大學生為例進行首次研究發現,與西方人不同,中國人的記憶不僅具有“自我參照效應”,即對自己相關的資訊記憶特別好,而且對母親相關資訊的記憶也記憶得非常好,就像記得自己的事情一樣,存在“母親參考效應”。

在實驗中,朱穎等人以中國大學生為受試者。 例如,問:“'勤奮'這個詞適合形容你的母親嗎? 通過這樣的問題,參與者被要求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將“勤奮”這個詞與他們的母親聯絡起來。

所有參與者都以類似的方式將不同的單詞鏈結到不同的物體,然後測試他們的記憶效果。 結果發現,當記憶材料與母親相關聯時,其記憶表現與自我關聯時一樣好,並且在其他條件下的結果都更好,包括名人參考條件(例如,“'乾淨'這個詞適合形容朱鎔基嗎? 也就是說,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僅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記憶更好,而且與母親有關的事情,“重要的另一半”,也具有相同的記憶效應。 這與西方文化背景下參與者的實驗結果大不相同。 對於西方人來說,“母親”和“****”的概念是相同的,參與者都沒有比受試者更能記住與“自我”相關的材料。

中國人獨特的“母性參照效應”表明,母親在中國人的“自我”中占有重要地位。 從嬰兒期建立的依戀到成年,“母親”依然以這種方式存在於中國人的生活中。 對於中國人來說,“對母親的情感”似乎並不難理解,也不陌生: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我們常常離不開母親的身影; 男孩長大後,不顧外面的風雨,像母親的孩子一樣回家; 即使被問及奧運冠軍“最想把獎盃交給誰”,母親的聲音也最多。

文化這只“神奇的手”

為什麼母性對中國人有獨特的意義?

這與“自我概念”的文化背景有關。 一般來說,自我包含許多與自己有關的東西,例如個性,身體特徵,職業等。 但在不同的文化中,自我概念的表現是不同的。 在文化心理學領域,史丹福大學社會心理學家黑茲爾·馬庫斯(Hazel Marcus)等人根據文化差異提出了兩種型別的自我概念:“獨立自我”和“依賴自我”。

她認為,西方文化中的人對自我有著獨立和個人主義的自我觀念,專注於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行為。 在東方文化的語境中,個體是一種關係自我,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絡和相互依存,尤其是家庭。 因此,可以推測,對於美國人來說,即使是母性也屬於自我之外的東西,在記憶上沒有優勢。 對於中國人來說,自我包含著母性的成分,母親是“自己人”; “自己人”的事當然也是自己的事,放在心上。

中國男人和美國男人對“兩個女人同時落水”的問題做出反應也是可以理解的。 西方文化鼓勵獨立和個人價值觀,特別是成年人建立自己的新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母親的參與和影響力會降低,理性的美國人會選擇對自己未來生活重要的人。 對於中國人來說,無論是倫理上還是情感上,母親已經是“自我”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是不可替代的,難以放棄的。 這樣看來,如果乙個女孩子還傻傻地糾纏在這裡,估計是徒勞的。

中國人的自己和母親在同乙個大腦區域?

中國人的自己和母親在同乙個大腦區域?

從以上行為實驗的研究可以看出,文化對中國人的自我概念是有影響的。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這種效應真的是決定性的,那麼中國人的大腦中是否有相應的自我表徵的神經生理學基礎?

答案是肯定的。 2024年,朱穎等人利用兩組中西大學生對“母體參考效應”進行腦影像學研究,發現對於中國人來說,腹側內側前額葉在自我參照和母系參照條件下均被啟用,但西方人只是用自參照啟用腹側內側前額葉。 這表明中國人的自我與母親生活在同乙個大腦區域,為中國人獨特的“母性參考效應”提供了神經生理學證據。

這是中國文化造成的特殊現象,還是中國人的大腦很特殊? 為此,研究人員專門研究了雙重文化背景下的乙個特殊群體——香港人。 在研究人員提出中國文化元素後,香港人的自我與母親一起生活在腹側內側前額葉; 在西方文化的語境中,香港人的自我與母親的神經基礎是分離的。 文化對人的影響,可謂“深入骨髓”。 受中西文化影響的香港人,甚至會根據文化情境而變化:有時母親像“過客”,有時與母親“形影不離”。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東方文化語境下的中國人自我概念中,母親是乙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這表明中國人把母親放在了乙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即使你長大了,與母親的情感聯絡也早已滲透到你的認知和行為甚至你的生理結構中。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中國人更依戀母親的原因。

中國式不可分割的房子

古人把衣服還家鄉當成一生的榮耀,還田裡,有家有家。幾千年來,家一直是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情結。唐代何之章曾經有一首詩 年輕人離家,老人回來,農村聲音不變,鬃毛衰落 孩子們互不相識,笑著問客人從哪裡來 書寫了無數流浪者心中的苦澀,我不忘故鄉,卻不記得我。.年代建造的農村磚砌平房,沒有水泥,用田裡的泥土...

為什麼中國人離不開燒烤?

前段時間,一位博主記錄了他每天的夜跑 火!中的男人一邊吃著手裡一大串魷魚燒烤,一邊開心地說 我太喜歡夜跑了,夜跑太香了。這天真燦爛的笑容,讓佳佳覺得,這哥哥的香味不是夜跑,而是他手裡的燒烤。元宵之初,夜色漸濃,人間煙火準時公升起,燒烤肉的聲音和燒烤的香氣瘋狂地攪動著路邊每乙個行人的胃,娛樂著乙個又乙...

中國五大APP離不開,你最離不開哪乙個?

有一點要說,除了抖音,我都用了你列出的這些,它們肯定會每天在手機後台執行!但它們只能說已經滲透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它們,我的很多需求都很難得到滿足,比如工作需求 支付需求等等,但我真的離不開這個app我覺得是以下幾點 婚姻夥伴關係 作為乙個真誠想要擺脫單身的單身人士,他怎麼能離開婚姻APP呢?不...

為什麼中國人總是離不開木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件事情,中國人好像離不開木頭。例如,我們更喜歡住在木頭而不是實心石頭製成的房子裡。木材顯然比石頭更脆弱,也會造成災難。許多古建築在廢墟中重建,重建後被毀,但我們為什麼如此痴迷於高大的木樑屋頂和涼亭?例如,我們生活中或多或少有木製家具和用品 大到紅木書桌 衣櫃 和那把檀香香味的梳...

SpaceX的成功離不開這個中國人

錢學森有多好?中國飛彈之父,美國空軍上校!錢學森回國前,是超高速空氣動力學的鼻祖,壓縮流體邊界層理論和錢卡門方程是流體力學的基礎理論。他的錢學森彈道還是研究的方向,世界各國的攔截系統還沒有解決。錢學森創立了加州理工學院 火箭俱樂部 這是美國宇航局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 JPL 的前身,美國無人太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