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養出優秀的寶寶,父母一定要學會及時閉嘴!

發布時間:2024-05-03 閱讀:2460

教育是乙個讓孩子越來越好的過程,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好,但在任何時候,父母的職責不是命令孩子,而是學會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

前幾天,我在批改作業,有一篇作文很特別。

文章的主題是我的母親。 這種作文很常見,大多數孩子寫的都是媽媽好,但是這個孩子在作文中“指責”了媽媽。

他在文章中寫道,母親整天在他耳邊嘮叨,影響他做自己的事情:

媽媽每天都罵我。 ”

我討厭媽媽。 ”

我的願望是讓我的母親變成啞巴。 ”

同樣作為家長,當我看到最後一句話時,我感到非常寒心。 但作為一名老師,我明白錯不在孩子身上。

我見過孩子的母親,確實在相處的時候不斷責備和抱怨孩子,經常在校門口對孩子大吼大叫,每次都吸引很多家長看熱鬧。 有了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怎麼能不被拒絕呢?

過去很多家長問我,“如何教育孩子,多說話是不是比較好? “在大多數父母的認知中,他們認為說得越多,孩子就越能理解。

事實上,恰恰相反,真正的教育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相反,越是能閉嘴的父母,越能教出優秀的孩子。

要知道有乙個懂得閉嘴的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幸運!

1.讓孩子好好學習,從父母學會“閉嘴”開始。

對於愛看動畫的我來說,最近看了《超級海軍陸戰隊》《灰姑娘》《帕丁頓熊》,感覺最糟糕的是《灰姑娘》。

這不是關於電影,而是關於觀眾。

因為灰姑娘完全忠實於原著,所以劇情上根本沒有懸念。 自從灰姑娘的母親去世後,留下了那句響亮的“孩子,你要堅強勇敢,善良善良”,身邊的一對母子開始嘎嘎作響:

當灰姑娘接過繼母和妹妹進門時,母親對兒子說:“你看灰姑娘有多慷慨,她讓別人來她家。 ”

當灰姑娘洗衣服和做飯時——“看看別人灰姑娘有多辛苦,並幫助別人工作”。

當灰姑娘給老巫婆喝牛奶時——“你必須向灰姑娘學習,善待他人”。

當灰姑娘終於想從此和王子過上無恥的生活時——“所以你要像灰姑娘一樣,勇敢善良,會有豐厚的回報,你聽到了嗎? “

聽! 看! 完成! 你能安靜點嗎? 我終於忍不住大聲回應了母親,厭惡地看了她一眼。

我不是辛迪·里拉(Cindy Rila)的同學,沒有那麼寬容和寬容,我也不能容忍在電影院裡大聲說話。

母親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沉默了。 旁邊四五歲的兒子有點不好意思,“噓”了一聲

這位母親不斷教育孩子要善良、勤奮、勇敢、堅強,但她在兒子面前一直是不尊重他人的壞榜樣。

還有一次去看戲曲《洪湖紅衛兵》,有一對母女,女兒才十幾歲。 母親大概是擔心女兒接受不了這部紅色歌劇,所以不停地提醒女兒:

當《洪湖水浪拍浪》的演唱部分即將開始的時候,媽媽說:“注意,下一段很經典。 ”

這場戰鬥太美了“馬上就要開始了,媽媽說:”注意,下一部分很經典。 ”

當世界上勞苦的人民解放了“即將開始時,我母親說:”注意......”

好吧,好吧,我知道了! 它們都是經典的,好吧! 女兒不耐煩地回答。

每個人都明白,以身作則的教學比言語更重要。 但在生活中,似乎作為父母,我總覺得,如果我不說什麼,我就沒有盡到教育的義務。

結果,我們總能聽到年輕父母催促孩子:“你看太陽好紅”“好好叫你叔叔”“說聲謝謝”“讓我哥哥玩玩”“回答阿姨,你多大了”,......

當你的孩子在畫畫時閉嘴,他的眼睛裡可能有乙個綠色的太陽;

孩子跑的時候閉嘴,把狗扔在泥土上啃泥地聞泥土的味道;

孩子唱歌時閉嘴,宮商號角和羽毛的五音不足以概括他的音調;

當孩子們互相掐搡、推搡打架時閉嘴,“我不會和你一起玩的”,慢慢找到相處的方式。

孩子的世界比我們的語言更大,不是嗎?

2.不要打擾孩子的注意力

當您的孩子集中注意力時,閉嘴。 不要讓陪伴成為一種干擾

看過乙個**:

女兒咪咪正在房間裡做作業,媽媽動不動就進來催促她打擾。

“咪咪,快點寫。 ”

“咪咪,那個計時器調整不了,你聽到了嗎? ”

注意一會兒咪咪的筆姿:

“哪個老師教你這樣握筆? ”

他時不時地提醒她,答案是錯誤的。

最後,咪咪再也忍受不住了,徹底爆發了,哭著對媽媽說

“我不想寫。 ”

蒙台梭利教育家說:

“除非你被邀請,否則永遠不要打擾孩子。 ”

當孩子專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時,如果父母總是分心,就會打亂孩子玩耍學習的節奏和內心的秩序感,嚴重擾亂他們的注意力。

與其無休止的嘮叨和無微不至的呵護,不如安靜的陪伴和體面的退出,才能幫助孩子在孤獨中成長

一位班主任曾在演講中分享過乙個驕傲學生的故事:

這個學生從小就是尖子生,無論什麼科目,他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不僅如此,即使是放學後的一些愛好,比如樂高、書法、繪畫等,他總是比其他孩子學得更快、更容易。

班主任曾在家長會上請媽媽分享她的“教育心得”

我們實際上什麼都沒做,只是在家裡盡量少說話,不干涉,不打擾。

作為父母,控制自己的嘴巴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援。 ”

媽媽的話令人震驚。

閉嘴是成功父母教育的第一步。

我記得一位校長說過:

只要孩子具備這兩種能力,學習就不會差:一是專注力,二是記憶力。 ”

但大多數時候,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需要保護的。

保護孩子注意力最強的是,我們需要學會閉嘴,不打擾。

3.不要對孩子大喊大叫

在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往往看不清孩子的錯誤,只是一味地發洩情緒,甚至有的家長認為,大吼大叫就能讓孩子“記很久”。

當孩子被大喊大叫時,就是他無法主觀思考的時候。 孩子會有很大的恐懼感,以至於孩子在短時間內發不出聲音,也就是老一輩俗稱的“害怕”。 ”

調查顯示,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僅會讓孩子膽小怕事,還會降低孩子的記憶力和注意力。

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先平復自己的情緒,然後理性思考孩子犯錯的原因。 從而引導和幫助孩子糾正錯誤。 我們需要教給孩子的是辨別對錯的能力,而不是反射性的恐懼。

作為父母,我們的孩子是我們的希望。 每個家長都會不斷用語言來教育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好。 但在任何時候,父母的職責不是指揮他們的孩子,而是引導他們。

而當面對孩子調皮、犯錯、拖延時,我們必須遵循以下步驟:

tips

1.首先穩定你的情緒,告訴你的孩子他錯了。

2.輕聲說話,既是為了安慰孩子,也是為了安慰自己。

3.陪伴孩子“重蹈覆轍”,用自己的行動去教導孩子,為孩子樹立榜樣。

4.只有讓孩子自己動手,懂得是非,孩子才能理解、學習和記住。

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不應該成為乙個說不停的嚮導,而應該成為乙個懂得閉嘴的同伴。

4.學會閉嘴,孩子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有一次,在商場等桌的時候,我旁邊的一位媽媽正和她的孩子一起玩樂高,整個過程中,話語從未停止過。

你在這裡幹什麼? 不 不 不。。。紅色的和紅色的放在一起,綠色的和綠色的放在一起......哎呀,笨拙,看看我是怎麼得到的......

我看著孩子興致勃勃地開始,眼睛裡閃爍著光芒,慢慢地開始迷茫,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然後他的表情變得陰沉起來,他開始環顧四周,對眼前的樂高失去了興趣。

在生活中,當孩子獨立學習和做事時,有些家長會忍不住對他們指手畫腳。

事實上,這種不請自來的“打斷”很容易擾亂孩子的注意力,打斷他的思維過程。

此外,家長們往往滿腦子都是各種擔憂,擔心孩子會受傷受苦,又不會好好照顧自己,所以處處保護和限制孩子

孩子在空曠的田野裡奔跑,家長跟在後面,焦急地說:“慢點,別摔倒。 ”

當孩子試圖給自己倒水時,父母說:“小心灑水,我倒。 ”

孩子像個大人一樣掃地,家長說:“別亂了,去玩吧。 ”

父母以為對孩子有好處,實則限制了孩子的嘗試和探索,剝奪了他們鍛鍊能力的機會。

大驚小怪,誇大某種行為的危險性,會增加孩子內心的恐懼,對外界環境充滿不信任,性格在遇到困難和挑戰時會變得膽怯、膽怯、退縮。

總是嘮叨和提醒孩子,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信任,產生無聊,逐漸失去自信。

作家三毛曾在《送你一匹馬》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許多年前,當我第一次回到中國,獨自上街時,母親追著我出去,反覆說:“你可以在綠燈過馬路,在紅燈時停下來,別忘了,這很危險! ’

那時候,我真的被她惹惱了,我跑開了,還悄悄地頂嘴,怪她不信任我。 ”

孩子們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的庇護所,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明智的父母應該慢慢放下那顆憂慮的心,學會閉嘴,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做到,在安全範圍內,讓他安心地嘗試、探索、獨立做事。

只有從小就得到充分的鍛鍊,才能提高孩子的能力,變得自信勇敢,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

5.停止“修辭教育”,向孩子表達積極的需求

在生活中,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

當孩子遇到麻煩時,他向母親求助,母親說話

問我這麼簡單的事情? 我教過很多次,還是教不出來,你腦子怎麼辦? ”

當孩子不喜歡母親的囉嗦時,母親會這樣說:

你是我生的,我就不能在乎你嗎? ”

孩子做錯了什麼,母親說:

我已經告訴過你你能做什麼,每次你犯同樣的錯誤,你能吃點零食嗎? ”

這些話中的每乙個都帶有反問句,看似在與孩子交流,但實際上卻是在以諷刺和指責的方式讓孩子難堪,聽著孩子的耳朵,傷害孩子的心。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解釋過:用反問句的話來說,有強烈的情緒。

“反問”式的溝通方式更多的是發洩父母的憤怒,語氣更多的是譴責、訓斥和諷刺孩子,在孩子眼裡,就變成了“你不好”。

孩子是最敏感的“生物”,大多數孩子都能從反問句中捕捉到父母的憤怒和指責,心理上對父母產生恐懼和怨恨,久而久之,與父母的隔閡越來越深。

知乎上有網友問:為什麼反問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答案是真實而尖銳的:

反問,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自己對對方的質疑和否定,同時又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感,讓人在形式上感受到否定和輕蔑的感覺。

是的,反問是一種強烈的否認方式,它的殺傷力比刀刃更深。

一些心理學家說:

99%的麻煩都是因為人們無話可說造成的。

客觀地說一句話是最容易接受的。

如果父母能說出自己最真實的需求,他們可能會避免很多親子衝突。

告訴他你想對孩子說什麼,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永遠不要用“反問”來傷害他。

朱子清在《沉默》中說:

你的話應該像黑夜裡的星星,而不是春節前夕的鞭炮——誰整夜都放鞭炮?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時候“不說話”比“說話”更難,而這其中的智慧需要父母不斷思考和學習。

總之,不要說不愉快和傷人的話,不要說無聊的真相和嘮叨,言語有分量,切中要害,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優秀的父母正在孩子身上培養這三個習慣! (推薦收藏)。

中國著名教育家葉勝濤先生說,教育就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未來的關鍵在於他們養成了什麼習慣。祝願孩子過上成功 幸福 充實的生活,是父母的共同期望。但是,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他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幫助我們的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過上幸福的生活。都說,良好的習慣可以使孩子受益一輩子。...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學會自己睡覺

這本繪本很有意思,心理學專家說,孩子三歲的時候可以試著分床睡。但在現實生活中,讓孩子分床睡還是很困難的,我的寶寶可以乙個人睡,但她更喜歡和媽媽一起睡。這本繪本就講了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為此,我還買了一頂帳篷回來。結果,小寶還是不想乙個人睡。今年夏天特別熱,兔子們在外面搭帳篷,瑞奇也想搭個小帳篷。在瑞...

如何培養乙個優秀的孩子? 父母在這3點上有“付出”,孩子會更好

哪些方面更願意給孩子,孩子會更好?.願意批評和教育你的孩子。有些父母太寵溺孩子了,其實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是非常不利的。如果父母一味地放縱孩子的所有行為,那麼孩子很可能會變得傲慢,缺乏教育。當父母應該批評孩子時,他們必須批評他們,然後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教導他們正確的真理。但是在批評孩子的時候,...

已婚女人的自我反省應該學會控制丈夫,不要太善良

這幾天我和媽媽商量了很久,還是決定和老公離婚。我媽媽知道我是乙個善良的人,她對我的決定沒有任何異議,其實現在想起來,正是因為我的善良和對丈夫的高度信任,我才落得今天,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作為乙個女人,你必須保持內斂,你必須保持警惕,而我意識到這一點為時已晚。很多人都說我和我老公是絕配,當時似乎就是這...

為了應對孩子的第乙個“叛逆期”,父母需要學習這一點

下雨天,乙個歲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出去玩。母親讓孩子出門前穿上雨衣和雨靴,孩子堅決不同意,穿著單薄的衣服衝出去玩水。想必很多媽媽都需要這種情況,她們也曾為這種情況感到頭疼。歲的孩子突然不聽話,孩子在寒冷的時候不願意穿厚衣服,他要讓孩子遠離危險物品。父母不必太擔心,因為歲的孩子已經進入了人生的第乙個 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