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注9:曾國藩復出後有什麼變化(二)。

發布時間:2024-05-02 閱讀:2212

四、謙虛退休和自我保護

自我保護,這是曾國藩從小一貫的理念,符合儒家的孝道。 “男人的身體像往常一樣,每天晚上早睡早起。 但是,如果久而久不思考,就會頭暈目眩,於是經常打坐無用,可以修煉自己,遵守父親的訓誡,保護自己。 (道光來信,21年5月18日)。

謙遜是復出後的心態。 咸豐十年後,曾國藩掌握了四省的軍政權力,他的弟門也紛紛提公升官職,氣勢如天。 不過,他對曾國權說:“我哥哥總是有一顆盡職盡責的心,以後如果遇到機會,就算退退,也要好好起有功,好好收官,免得犯大錯。 (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家來信)

如前所述,曾國藩反對榮氏的弟弟們,希望他們能回老家留學保命。 可是,除了曾國煌,他的弟弟們都不聽他的。 六哥曾國華和九哥曾國權先後勇猛入伍。 咸豐八年,曾國華在三河鎮和李旭斌之戰中陣亡,不僅沒有讓曾氏兄弟害怕,弟弟曾國寶也出山參戰,一直在幫助曾國權協助。 曾氏兄弟個個都有不屈不撓的精神,曾國藩雖然是老大,官職最高,但兄弟們卻沒有乙個信服他卑微退休、自保的理論,尤其是曾國權。

曾國權攻克安慶後,為了奪取天京的第一功,他馬不停蹄地進軍,在雞子營里帶著兩萬匹馬在玉花臺紮營,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天京圍攻。 (其膽量只能與李雲龍後來以獨立軍團攻打平安縣相提並論。 )

當時曾國權的後方,如蕪湖、瀘州、寧國等地,還處於危險之中,太平軍隨時可以切斷其糧食支援。 為解除天京圍困,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賢率軍數十萬援軍,從同治元年閏八月開始,圍攻玉花臺曾國權軍營。 太平軍建了200多個據點,晝夜進攻,動用西花炮,吶喊聲震天地。 曾國權臉上受了槍傷,“渾身是血,忍著疼痛,騎著馬,在各營周圍巡邏,安撫軍隊。 曾國保駐守江幹,他也為保住糧路而奮鬥,但最終染病,在除夕年那年,在軍隊中陣亡。

曾國藩一直不同意曾國權孤軍攻天京,擔心他會重蹈河春和張國良江南大營的覆轍,希望九哥能穩紮穩打,徐圖進軍。 可是,無論他怎麼勸說,曾國權還是不為所動,像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了天京城外。 除了與李秀成大隊的激戰外,他還要面對軍中瘟疫盛行、嚴重非戰損、邊打邊抗疫,但始終不肯退軍。 經過與李秀成等部隊的46天苦戰,太平軍被擊敗,向北撤退,才站穩腳跟。 他那凶狠頑強的態度,遠超曾國藩。

對於曾國藩來說,這場戰鬥比他在齊門時還要危險。 “我在岐門的時候,比較擔心岐門的安危,這次數萬人的生命也岌岌可危。 (同治元年9月24日家人來信) 戰鬥結束後,曾國藩見狀勸說曾國權收下,勝利撤退。 “孤軍駐紮在雨花台,無路可退,氣勢耗盡。 (同治元年9月30日家屬來信) “如果鮑和張國受挫,蕪湖、三山等地就會很緊張。 中段空無一人,弟弟在下游難以長期站立,所以不如趁著金陵盜賊撤退之時,趁著包軍敗下,追而退,以東西梁山、蕪湖、金竹、雲草、武威為立足點, 然後鏡頭會再次前進,蜀將是一支可以戰鬥和防禦,可以伸展和縮回的軍隊。(同治元年十月十三日家屬來信)。

曾國權在金陵前線固執己見,但最擔心和焦慮的卻是後方的曾國藩。 雙方在信中爭吵不休。 “俞敏洪最近一直處於焦慮狀態,這與往年大不相同。 金陵有三萬多名勇士,沒有退路。 (同治元年10月16日家人來信) “不如盡快撤退到蕪湖、金竹,弟弟可以北岸為根本.......”如果你不早點做,你就不能晚點撤退。 (同治元年10月14日家人來信) 不過,無論曾國藩的分析多麼合理,曾國權還是不退路。 好在曾國藩把撤軍計畫給軍事高手左宗堂看,左宗棠也不這麼認為,他的觀點和曾國權差不多,於是曾國藩放棄了。 “前兩次我送信,請哥哥追作為閉關,我和左忠成有生意。 我特此回信,我不把它當成退伍的事情,我和哥哥前後的信念是一樣的。 然而,這意味著年輕的士兵不應該在戰場上作戰。 (同治元年10月23日家人來信)。

士兵們包圍了天京,曾國藩擔心曾國權的軍隊會長期對峙,師老兵疲憊不堪,於是一再建議曾國權分兵,一派駐守軍營,一派靈活進攻。 “有2萬多個弟弟,必須分開一支活生生的軍隊。 半生半留,半壓制半守護,多交換次數,才能保持新的氣氛。 (同治二年3月18日家人來信) “看來,不養一支靠譜的活軍在外面馳騁,而是一心想圍攻設防,並不是乙個好計謀。” 結果,曾國權還是不聽,全心全意地參與攻城,加入後援部隊入攻,像鐵桶一樣圍攻金陵。

天京久久不能被包圍,曾國權匆匆病倒,曾國藩眼中也十分著急,打算讓李鴻章派兵鎮壓他。 “我打算請李少泉來金陵鎮壓。 想了很久,還是怕哥哥的肝病越來越深。 “曾國權,想做強,能做到。 好在情商極高的李鴻章,並不打算和曾老九比試,而是要錢還錢,槍還槍,全力支援。

曾國權打算挖一條地道來破天京,可是雖然多次受挫,但還是沒有改變。 曾國藩最後妥協道:“隧道難終止,聽小弟再加工挖,剩下的就不遙控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同治三年六月挖出了隧道,曾國權用三萬斤炸藥將其埋在城牆下,天京城牆轟然倒塌,天京陷落。

在曾國權看來,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圍攻攻安慶,打敗了英王陳玉成的軍隊; 再過兩年。

更多的時間圍攻和征服天京,並打破李秀成。 在中間,他不顧與曾國藩的分歧,克服了曾國藩的諸多干擾(思想干擾),他的堅定和不屈不撓的性格起到了極其至關重要的作用。

太平天國滅亡,曾國藩兄弟的榮耀越發繁華。 曾國藩仍一再告誡曾國權謙卑退卻:“我不願意做乙個平庸之人。 最近,我經歷了很多變化,我努力做到平淡無奇。 它不是遲鈍,它太高了,它太重了,它不那麼好,它都是危險的。 (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二日家信)。

曾國藩一直抱著“思惟盛年”的理念,希望家族的年輕一代能夠繼續保持樸素的農讀生活,“無論家族多麼高貴,都不要完全改變道光早年的規模”。

我哥哥在這個世界上,他在這裡總是有個好名聲,少錢少產總好......晨、掃、測、寶、書、菜、魚、豬“八字......不信藥者,地仙者,僧人,巫婆,祈禱者等,以及一一見過的人。 我輩要是留著一點,家裡就能再守幾年,希望弟弟帶領季澤和侄子們去做。 (同治五年七月初六家來信)。

我家現在雖然興旺,但千萬不要忘了韓家的味道,兒女們要戒驕戒躁。 戒驕戒,不要大聲責罵僕人; 戒掉懶惰,以不起床為首。 不忘江市街上賣菜筐的場景,哥哥忘不了珠山焦的石碑車的風光。 過去的苦澀處境,和平再也嘗不到滋味了嗎? (同治六年正月初四家來信)。

希望兄弟倆勤儉節約,忠於自己的乾兒子。 要讓晚輩洗去傲慢,要恭敬恭敬,免得落入家族之耳。 (同治十年三月初三家來信)。

儘管如此,曾家仍然過著衣食美足的生活。“知道在家裡生活變得越來越奢侈,這真是太可怕了。 (咸豐九年十月十八日給家人的信) 曾國權在家中蓋了房子,不理會曾國藩的說教,氣勢磅礴。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曾國藩一生所堅持的理念,在現實中是難以實現的。 別說外人了,就連他弟弟的家人也不聽話。

曾國藩雖然盲目地卑微退下,但同治九年在天津教案中,卻無法避免被政府和反對派罵一頓,名聲一落,與李鴻章的晚年相似。 命運就是這麼無常。

5.對命運力量的敬畏和信念

曾國藩在京當官時也曾說過:“家家出名者,有......食物水平。吃不下就得不到,得不到,做主就上天了; 由人民來接受。 如果業力的本質沒有得到提煉,那就由我來決定。 但是,我還沒有看到業力的本質,就不能吃了。 (道光二年九月十八日家來信)。

我只能依靠兩件事:道德和修養。 (道光23年8月29日的信)。

在個人奮鬥與命運之間,他雖然尊重天命,但仍堅持個人奮鬥的價值。

執政後,看完世事,經歷過苦澀,曾國藩似乎更看重命運。 在他看來,無論是乙個國家的興衰,還是個人的貧困,歸根結底都是命運,而不是個人意志。 個人奮鬥固然重要,但命運才是主宰。

乙個國家強了,就要多一些有德行的大臣; 家庭的強者必定要有更賢惠的子女。 這也是乙個命運問題,而不僅僅是人類的陰謀。 (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家人來信)。

捲土重來後,曾國藩坐在後方,曾國權率領湖南軍主力奮戰在前線,在雙方往來的書信中,曾國藩不止一次地告訴九哥命運的重要性。

俞敏洪多年從業,成功與否,名氣與否,都遮蓋了自己的命運,也不全是人事問題。 (咸豐十一年正月初一)。

曾國權全力圍攻安慶時,非常希望大哥能親身體驗安慶的場面,親眼目睹勝利。 但曾國藩根據自己多年帶兵的親身經歷,發現只要親自帶軍打仗,就沒有不失敗的結論。 對曾國權說:“禹出河邊,怎能不想到一見兄? 然而,這些年來,圍攻最重要的地方,俞敏洪親自到場,每次丟了,他都一次又一次地試探和考驗。 於璧不信,三月攻徽,又試圖去一行,結果又被考驗了一遍。 這一次,俞某再也不會來安慶了,這也是他發帖的原因。 (咸豐十一年4月13日家屬來信)

咸豐四年(1854年),曾國的親戚率湖南軍隊攻敗了荊岡; 咸豐五年(1855年),在湖口被石大凱打敗,湖南軍艦100餘艘被燒毀。 曾國的封建船被俘,“文捲全丟”; 咸豐六年(1856年),曾國藩被石大軍困在南昌; 最近一次是在齊門,他親自率一萬人攻打惠州,被擊敗。 所以,在九哥攻打防禦工事的重要時刻,曾國藩並沒有火上澆油。事實證明,曾國藩在軍事上是個戰略家,無論是組建海軍,還是“打啞巴仗”的戰術,對付太平軍都是有效的。 但他絕不是乙個能把敵人帶到戰鬥前線,戰術靈活的好指揮官。

曾國權急於立功,在金陵城外奮力拼搏,又怒又急,難免病倒。 曾國藩對他說:

盟約這四個字最近還真是微妙的缺點,而且經歷的時間太久了,看得出來,這個世界不是別人注定的。 (咸豐十一年九月十日家來信)。

然而,生活中無論事情有多大或多小,為什麼不走運呢? (同治元年10月24日家來信)

我總覺得,人力雖然枯竭,但成功純粹是天意,絲毫不能代表上帝來鼓吹。 (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千古大名,全憑天意,難道全是人力嗎? (同治三年4月20日家人來信)

一方面是這個九哥的解脫,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人生的真實體驗。 所謂“鳳堂易老,李廣難封”。 曲佳怡在長沙,並非沒有聖主; 在海歌中通靈梁巨集,是不是缺少了光明的時光? 依靠的紳士看到了機會,知道自己的命運。 “人是堅強的,但他們並不堅強; 生活是堅強的,但並不幸運!

六、結語

同治三年,曾國藩在八月初五給家人的信中說:

古人稱德、功、言為“三仙”。 德是最難的,自周、漢朝以來,傳承德是很少見的; 蕭、曹、方、杜、國、李、韓、岳等功勳,馬、班、漢、歐、李、杜、蘇、黃等功臣,古今有多少人? 我這一代人可以鼓勵什麼,但要盡力而為,不必對那些千古難攀的人抱有希望。 ”

曾國藩看得很清楚,所謂古人三仙之事,立德立人,做道德健全的人,被世世代代人仰慕崇拜,在遙遠的先秦時期就已經是傳說了。 隨著歷史記錄越來越詳細,道德上完美無暇的人也消失了。 立功立業,古代聖賢在特定歷史環境中的光輝,是後人難以複製的那個時代和環境,自然也難以超越。 先秦皇子之後,上古無數優秀人士修行,豐富完善,如今幾乎沒有什麼可以修復和補充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曾國藩已經看到並觸及了舊秩序和道德下人作為個體活動的極限,因此,將他視為中國古代傳統社會最後的道德家和思想家也毫不誇張。

他恢復舊秩序和道德的嘗試注定是徒勞的。 正如孔子在春秋時期的政治努力無法化解國家的混亂和內亂一樣,這種努力也被賦予了“做明知做不到的事”的悲劇色彩。

從曾國藩的**思想中說出來。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源遠流長,沒有必要狂妄自大。 然而,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小農經濟思想,深深植根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思想,以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家庭父權制維持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秩序和穩定,雖然無法解決中國歷史的週期規律,但他賦予了每個接受他建議的具有穩定社會結構的朝代相對較長的壽命。 即使是儒家思想,面對工業革命以來大機器、大生產的工業文明,以平等權利為核心的現代思想,也依然脆弱。 更不用說黃老思想了,它起源於小國和寡婦的原始社會形態。

從文化角度看,曾國藩是乙個悲劇。 時代發生巨變,中國遭遇了“千年未有之變”,在新思想、新觀念的衝擊下,一切價值觀都得到了重新審視。 美德是一種保守的自我道德實踐,是令人欽佩的,但它對社會沒有幫助。 立功立業,鎮壓太平天國,在清算後期是立功,但後世卻重新評價。 換言之,當舊的思想理論體系停滯不前,不再與時俱進,以致跟不上時代的飛速發展,不能解釋新事物的發展變化,不能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時,就必須向外看,向更先進的世界尋求答案。 近代轟轟烈烈的西化、復辟和革命拉開了序幕。

從個人角度來看,《曾國藩家書》非常值得一讀和重讀。 曾國藩獨特的人生經歷,對於現代中國人辦家、育女、職場官場、心理建設,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鑑意義。 我不知道這是福還是不幸。

讀書筆記系列:我的閱讀反思

最近學習上課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但讀書和寫讀書筆記基本都是每天保持的,一年的閱讀積累了一些讀書筆記和自己的感悟,有時候我想到這些讀書筆記和雞湯的區別,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會格外注意雞湯,基本上取它的精華,去它的糟粕,我也怕我寫出來的是雞湯,但後來我發現,我在書中能深深感受到的,是我經歷過的,或者是我...

閱讀“你的知識需要管理”閱讀筆記 1

你的知識需要管理 一書由知識管理中心創始人田志剛撰寫,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我第一次聽說這本書是關於喜馬拉雅山的,想讀一讀。從朋友那裡借了這本書後,我從頭到尾讀了一遍,並做了筆記。後來,我想把這本書做成乙個讀書會,但讀一次是不夠的。要多讀幾遍,並找相關資料補充,結合自己的實際來實踐,實踐之後才能有...

閱讀筆記 “鴿子之死” by Trifunov

梁東方.我和鴿子一起長大了一年多,有一段時間我每天都要和它們一起玩,我喜歡聽它們咕咕叫。只要學會咕咕叫,只要你伸出手,鴿子就會落入你的手中,你可以撫摸它們的翅膀,感受它們溫暖的體溫,看著它們明亮的眼睛和靈活的脖子,感受無限的快感。只要你一放手,鴿子就可以飛上天空,這意味著你永遠飛不起來,你可以在藍天...

《夏洛特的網》小雨的讀書筆記(2)。

首先,我希望這篇文章能通過審核。因為這是乙個系列,所以名稱相似。at the end of the last article,we talked that the fairy tale are not always deceitful,but they will h e all sorts of r...

閱讀筆記:亨利·特羅亞的《重返凡爾賽宮》

梁東方.李銀河說,人生的意義不僅僅是邂逅愛情,更是享受藝術,或者說是兩者的並置。享受藝術包括看好電影 聽好電影和讀好電影。無論它看起來好不好,這些標準既是通用的,又顯然更個性化。比如好看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樣的 才算好看,其實是和人不一樣的。你自己的興趣愛好,你之前的閱讀積累,你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