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花中,遠眺靜謐的秋天 于斌詩集《時間之樹上的新葉》序言

發布時間:2024-05-07 閱讀:866

作者簡介

于斌1963年1月出生,江蘇南通市人。 1983年畢業於揚州師範大學漢語系(現揚州大學文學院),同年在《飛天》上發表首首詩。 在《詩刊》《星報》《長江詩刊》《玉花》《揚子晚報》等70余家報刊上發表詩歌250餘首,在《江蘇詩文地理2018卷》《南通當代文學集:詩集》等多篇詩歌選集,以及70多個網路平台發表。 1994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回聲》。 他是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 他曾擔任中學教師、文化中心建立者和公務員,現在在南通市海門區的一家機構工作。

在烟花中,遠眺靜謐的秋天

《我在時間之樹上的新葉子》的序言。

華海。 于斌是我大學時的詩人朋友。 我們於1979年進入大學學習中文。 中文系的學生寫詩作文是很自然的,但40年過去了,于斌依舊不改初心,堅持把寫詩作為生活的一部分,讓詩歌一直陪伴著人生的旅途,這在我大學的同事中並不多。

通讀這篇俞斌詩的手稿。 感覺這些年來他寫得越來越好。 面對平凡的歲月和平靜的生活,你可以從中品嚐到很多味道。 詩意的初嚐是清淡的,但若經過時間的沉澱,就會顯現出真正的醇厚,經得起細細品味。 詩中的雲是輕的,風是輕的,不乏跌宕起伏。顯然,于斌找到了自己的詩歌寫作方式,這也形成了他詩歌的個性特徵。 他寫得毫不張揚,不是一路走到天賦飛揚,而是一點一點地寫出生活中的感受,把生活的真實體會一一寫出來,像一幅白畫,像一支簡單的筆,這樣他就把生活本身演繹成一首詩,詩人的真功夫從這裡就可見一斑。

直到今天,我仍然記得那個熱愛詩歌、痴迷於詩歌的年輕人,那個時候,我也對詩歌充滿熱情和痴迷。 晚上宿舍的燈熄滅後,我和他在走廊裡悄悄地交換著新寫的詩的看法。 大約83年的一天,他告訴我,他的一首詩發表在《飛天》雜誌的《大學生詩園》上,應該是俞斌發表的**作品。 現在我找不到原詩,但我的印象是乙個孩子在晚上聽到門外徘徊的風時的聯想和想象,他把風寫得好像是另乙個孩子一樣。 與他現在的詩歌相比,很明顯,寫作的視角隨著時間而變化,年輕人的語氣也變成了讀春、從容從容地活秋的態度。 但是,詩歌寫作的總體趨勢還是一如既往,向著生活的多種狀態邁進,日常的喜怒哀樂,油、鹽、醬、醋、茶都可以包含在詩中,三味深得。 顯然,隨著詩人一生的成熟和豐富,他的詩歌也走過了“不迷茫”、“知天命”的境界,甚至進入了“耳順”的境界。

40年來,中國當代詩歌不斷變化和分化,從朦朧詩和口語詩這兩種極端的寫作方式中開啟了不同的埠,然後逐漸漸行漸遠。 有時就像走在山上**頭暈目眩,讓人感到相當茫然。 許多詩歌作家在這種困惑中迷失了方向。 我認為,乙個40年來能夠堅持偉大方向的詩人,不能再依靠青春的才華和激情,而必須依靠自己方向的自覺和融合理性的決心。 多年前,文壇就談到了“中年寫作”這個話題,更多的是從作家這個年齡段的角度,來講寫作的轉型和可持續寫作。 從于斌的詩歌寫作過程中,我更多地思考乙個詩人在青春的詩潮之後,如何才能走向更紮實、更寬廣的詩歌距離。 每個詩人的寫作都有自己的方式,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 但能走下去的詩人,一定是有寫作意識的詩人。 寫作的過程已經從自發走向自覺,如果還能實現自由,這樣的詩人已經將詩歌與生活、生活融為一體。 讀於斌的詩,我讀到的更多的是他生命在他生命中的投射,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也看到了我心中的百味交集,以及我們百年來所面臨的變遷。

于斌讓我在他的稿件前面寫一點文字,因為我想對他的稿件做乙個詳細的分類,做一些文字分析。 等我看完他的初稿,準備上桌時,他突然在微信上告訴我:“詩集的稿子還沒成熟,我以後再說,你先忙。 “我只是要放下這件事,忙於我一直忙於的事情。 四個月後,2021年10月初,于斌給我發來了定稿,同時通知我,這首詩的草稿已經送到出版社進行初審。 看來時間很緊,不想耽誤詩集的出版,於是我改變了主意,寫下了看完這本詩集後最想說的話。 我想這些只是40年來沉澱下來的平淡無奇的話語,但對於我們兩位詩人來說,卻是“紅八樓”宿舍外走廊裡“詩意對話”的延續。

顯然,當我這樣寫時,我會認為有些讀者是敷衍了事的。 為了證明我是用心讀完這部手稿的,我從154首詩中挑選了9首詩,用這9首詩的標題把它們連線成一行文字,可以算是這份手稿的整體閱讀體驗,也是對勤奮認真的詩歌修煉者于斌的致敬!

從《讀卞志林先生的斷章》開始。

直到“在乾涸的河床上”。

我看過很多《時間列車上的旅行者》。

其中有在《守門人》和《草坪上》中割草的農民工。

有許多名叫“靜秋”的女人已經走了。

河裡的水慢慢“沉澱”了下來。

寫詩的年輕人,四十年後也學會了《湯藥》

兩位詩人相遇......在“烟花”中。

俞斌哥,咱們有空再見面,“從面子說起”,還有最近的情況,不過我們不談詩。 保重,我想繼續在時間之樹上看到你詩歌的新葉。 是前言。

2021年10月12日凌晨5點,華海姬在深圳華僑城的一家酒店房間裡。

作者簡介:華海,江蘇揚州人,中國生態詩的倡導者。 先後出版《生態詩》《當代生態詩》《華海生態詩》《開啟青門》《獨行》《景福山》《一鳥鳴》《紅胸鳥》《藍島》等生態詩集、散文集、評論集等生態詩集、散文集、評論集,入選“百年新詩百詮釋”, “新詩排行榜”和全國年度詩歌選集,並先後舉辦“生態與詩歌與華海生態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入選《生態文化》雜誌“2021年度中國生態詩十大詩人”。

(文藝編輯排版100次)。

守護著一座寂寞的城市,人間烟花正在消失

窗前的風吹滅了人間的烟花,市場的沸騰已經是昨天的故事,空蕩蕩的街道充滿了寂寞。我們被動悠閒,無意坐以待斃,城市裡到處都是雪,沒有人踩在上面,真是個嘆息的好地方。我沒有心情在雪地裡扭枝擰,只希望世間頑固的疾病能治好。去雪景的承諾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在被囚禁的日子裡,虛偽瘋狂增長,扼殺歲月,割破無害。凋零...

烏鎮水鄉夜遊感受冉冉公升起的烟花,尋找乘船看戲的樂趣

古鎮遊歷來是國內旅遊的熱門形式,如今 白天看風景,晚上離開 的傳統古鎮半日遊早已無法滿足遊客的需求。當夜幕降臨時,你如何留住遊客?位於桐鄉的烏鎮景區早在烏鎮旅遊保護發展之初就開始做通宵文章,以先進的理念打造小鎮。通過打造 洪水工程 啟動了夜遊 夜膳 過夜等一系列夜間經濟生態,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水鄉...

醉梅丹泉冬暖花火,人間煙火紛飛!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所有企業快速恢復,促進企業經濟發展。月日晚,丹泉酒信陽基地在陽山新區舉辦新年品鑑會。活動邀請了信陽各界人士參與,並特別邀請了信陽書法 攝影 觀賞石等信陽文藝界的文化人士,為活動營造文化氛圍。活動現場,丹泉酒信陽片區負責人馬慶林為嘉賓們帶來了中國悠久的白酒...

日本的夏天 繡球花盛開,煙花爆竹

日本的夏天很美,繡球花盛開,煙花綻放,很多想去日本的遊客,無論是去日本留學,還是去日本工作,遇到夏天的日本,一定不能錯過這些美麗的景象。天山國際將首先帶您享受日本的夏天。說到日本,大家可能最熟悉的是櫻花盛開的季節,但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夏天有乙個美麗的繡球花季節,即使下雨,也無法阻止人們欣賞美麗的繡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