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黑惡勢力的司法標準

發布時間:2024-05-08 閱讀:4986

認定黑惡勢力的司法標準

張忠. 開展掃除有組織犯罪、消除罪惡的專項鬥爭,是***同志以***同志為核心作出的重大決策。 準確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活動,切實保護受害者合法權益,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鞏固基層政權、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大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法律意義。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第33批指導性案例,其中包括指導案例186號(龔品文等組織、領導、參與***組織)和指導案例187號(吳強等敲詐勒索、搶劫、故意傷害案件)。 它體現了司法機關打擊黑惡勢力的堅定決心,對淨化社會風氣,改善治安大局,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促進建設和平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以下是結合指導案例186號和187號對認定黑惡勢力司法標準問題的簡要評述:

我。掃除有組織犯罪、消除惡習常態化,黑惡勢力認定犯罪統一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在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司法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和嚴懲黑惡勢力,徹底查處黑惡集團和腐敗,搗毀了一大批黑惡組織。 充分彰顯法治權威,社會秩序和社會風氣也明顯好轉,掃黑除惡鬥爭取得全面勝利。

為鞏固掃除有組織犯罪、消除惡習專項鬥爭取得的成果,國家要作出部署和安排,使掃除有組織犯罪、消除惡習鬥爭常態化。 2022年5月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將過去司法規範中的“惡勢力”一詞提公升為法律概念,正如有學者所評論的那樣,將半正規的懲治惡勢力制度提公升為懲治惡勢力組織的正式制度,開啟了我國掃黑除惡常態化的新歷史階段。 但在司法實踐中,對黑惡勢力的認識仍存在一定差異,執法規模不統一,勢必影響打擊的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及時發布一批涉及有組織犯罪和犯罪案件的指導性案例,對於各級人民法院準確識別黑惡勢力犯罪,確保法律適用和審判標準的統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有組織犯罪的司法標準

在***有組織犯罪的認定方面,龔品文等《組織、領導、參與***有組織犯罪案例》第186號為積極把握和準確識別***有組織犯罪的四個特徵提供了司法標準。

一是組織特點。 龔品文、劉海濤等人通過開賭場、放高利貸、暴力追債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逐步形成了以龔品文為首、包括9人的犯罪組織。 在犯罪組織結構中,有明確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核心成員基本固定,有組織全體成員接受和同意的組織章程。

二是經濟特點。 龔品文等人開賭場、非法放高利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快速攫取經濟利益。 通過上述犯罪活動,該犯罪組織積累的鉅額財富,其4000多萬元的借貸規模,以及數億元的銀行資金流動,不僅足以認定其“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而且可以證明其大部分犯罪所得用於犯罪活動, 形成“以黑育黑”的犯罪格局。

三是行為特徵。 在追討非法債務過程中,龔品文等人組織對被害人及其親屬使用攔截、辱罵、威脅、噴漆、橫幅等“軟暴力”,實施毆打被害人、任意毀壞財物、尋釁滋事等“硬暴力”手段,達120餘次, 共56起,非法拘禁他人10起。

四、有害特性。 龔品文等人開展尋釁滋事、非法拘禁、強迫交易、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僅對受害人及其家屬的身體、精神、自由、財產造成直接損害,而且嚴重破壞了當地一些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

近年來,**有組織犯罪形態特徵出現新變化,以“硬暴力”為主要行為手段的**犯罪組織行為特徵認定標準調整過於狹隘的問題日益明顯。 特別是大量以“軟暴力”為主要行為手段的犯罪組織,如聚眾造勢、懸掛橫幅、扔糞噴漆、擺放花圈、圍攻喊叫等,相關犯罪分子無所畏懼,越來越囂張,在刻意迴避“硬暴力”,給司法機關打控處理帶來困難的同時, “軟暴力”的方式和手段越來越多樣化,其行為的後果也越來越嚴重,帶給人民群眾的心理恐慌和精神壓抑,絲毫不遜色於傳統的“硬暴力”手段。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案總結了***組織實施的“軟暴力”的主要行為特徵,該認定標準可為實踐中以“軟暴力”為主要行為模式的違法犯罪活動的認定和處理提供指導,有利於統一“軟暴力”涉幫案件的裁判標準和標準。

掃黑、除惡的實踐表明,黑惡勢力的滋生、發展壯大,通常都與“保護傘”的保護縱容有很大關係。 從紀委、國家監察委報告的“保護傘”典型案例來看,部分地方收受賄賂,利用職權影響力縱容甚至主動協助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活動,或在查處黑惡勢力犯罪時,報案舉報, 協助逃避、不查案、不懲處。關於黑惡勢力與“保護傘”的關係,有人曾誇張地認為,“沒有保護傘,龔品文領導的有組織犯罪就沒有'保護傘',而是通過他們實施一系列違法犯罪行為的方式,造成的危害後果的嚴重性,以及犯罪影響的廣度和深度, 完全有可能確定組織世界的罪行。

三、認定惡勢力犯罪集團的要求

與組織犯罪相比,惡勢力犯罪不是法律規定的獨立犯罪,因此很難準確認定這類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處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界定了惡勢力的概念,列舉了惡勢力違法犯罪的一系列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處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區分了惡勢力和惡勢力犯罪集團的概念,並規定了認定標準。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的頒布實施,“惡勢力組織”正式成為法律概念,為懲治惡勢力犯罪常態化提供了法律依據。

認定惡勢力犯罪集團,既要符合犯罪集團的法定條件,又要符合認定惡勢力的所有條件。 就吳強等12人實施的敲詐勒索、搶劫、故意傷害等犯罪活動而言,他們不僅有共同犯罪的目的,而且通過長期的犯罪活動,組成了以吳強為頭目,季少霆等人為骨幹成員的犯罪組織, 分工明確,可認定為犯罪集團。但是,對於此類犯罪集團是否能構成惡意勢力犯罪集團,此次公布的指導案例187號(吳強等敲詐勒索、搶劫、故意傷害案)從消極方面劃定了這類犯罪的界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犯罪集團與惡勢力組織在犯罪手段和危害後果上的主要區別之一,就在於它們是否具有“作惡欺民”的特徵。 這一特徵的確定主要取決於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造成的社會影響。 惡勢力實施的犯罪行為不像普通犯罪集團那樣單一,而是往往表現出明顯的犯罪型別多樣性,如強迫交易、故意傷害、非法拘禁、敲詐勒索、故意毀壞財物、聚眾打架、尋釁滋事等。 從犯罪的危害後果來看,會對某一地區或某行業的生產生活秩序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破壞社會保障和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吳強等人的犯罪活動,是以“謀取錢財”為目的,不是以“作惡”為目的,也不是以犯罪手段欺負一方、害害群眾。 因此,以吳強為首的犯罪集團不構成惡勢力犯罪集團。

四、規範對黑惡勢力犯罪的懲治法制化和規範化

法治是現代國家治理的文明形式。 嚴格堅持依法辦案,是正確懲治黑惡勢力犯罪的基本原則,是現代法治的自然要求。

對黑惡勢力犯罪的懲處,必須依法懲治。 法治意味著“沒有法律的授權,什麼都做不了”。 懲治黑惡勢力犯罪要有法治思維,嚴格貫徹刑法、反有組織犯罪法和有關黑惡勢力犯罪認定標準的指導意見,同時參照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確保法律的正確適用。 同時,也要堅持從寬從輕並濟的刑事政策,真正做到以證據為依據,做到寬大適當。

在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犯罪的同時,依法辦案,從嚴司法。 “世界事務不難立法,但很難執行。 “懲治黑惡勢力犯罪必須嚴格執行有關法律規定,這樣才能依法。 辦案人員要正確認識“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犯罪”的精神實質,堅決貫徹犯罪合法性原則,特別是不符合黑惡勢力犯罪認定標準的,如指導案例187號,堅決不予認定。 嚴格依法辦案,還需要遵守正當法律程式,嚴格執行排除非法證據規則,對嚴重違反法定程式的行為給予必要的制裁。

黑惡勢力犯罪案件通常具有犯罪數量多、涉案人員多、時間跨度長、涉案範圍廣等特點,這使得調查取證和準確認定事實非常困難,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降低證據標準。 辦理有組織犯罪和犯罪案件,需要嚴格控制案件事實和證據,在合法、有效、充分證據的基礎上作出判決,嚴格貫徹從不懷疑犯罪的原則,保證案件質量。

*:人民法院新聞媒體總部。

作者:張忠,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所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張玉玲.

城市中黑社會勢力滋生的原因

說到黑惡勢力,在社會層面的影視劇中,總有一種固定流氓組織的形象。近年來,國家掃黑除惡也發掘出一批壟斷社會資源 濫用市場地位 以小以大打壓,卻沒有那麼暴力的黑惡勢力。其實,黑社會勢力的滋生自有規律。中國經典中也有很多筆墨,比如 水滸傳 中的江門深和甄冠西,他們不就是典型的城裡黑社會勢力嗎?除了相似之處...

去非洲! 非洲海外園期待更多中國企業的到來

隨著 一帶一路 倡議的深入,中非經貿合作更加頻繁。在近日舉行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培訓暨海外產業園區推介會 非洲場 上,來自衣索匹亞 奈及利亞和埃及等非洲國家的代表向中國企業介紹了非洲的機遇。華建輕工業園符合當地經濟特點。衣索匹亞華建輕工園區總經理張云啟表示,華建集團從事勞動密集型女鞋製造,主要目標是美國...

桐山人,如果發現黑惡勢力的線索,請立即舉報!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始以來,我縣政法機關就以突出黑惡勢力犯罪問題為目標,嚴厲打擊,穩步推進,持續發力,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打擊。我縣始終注重提高人民群眾對掃除有組織犯罪和罪惡專項鬥爭的認識和參與,努力動員人民群眾參加專項鬥爭,努力營造 大家吶喊 打架 的氛圍。黑惡勢力最猖獗 最頑固 最受百姓憎恨?當然,...

小警察在碾黑社會勢力,富二代能為所欲為嗎?

昨天,有朋友留言,說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太單調了,乙個人在北京覺得很孤獨,不知道如何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不是我說的,外賣哥怎麼了,外賣哥也能過上精彩的生活,交到很多朋友,受到大家的尊重。對於許多居家宅男和宅男女性來說,外賣兄弟是她們每天交往的少數幾個人之一。你之所以感到孤獨,是因為你沒有主動結交新朋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