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有福談素描與現代山水畫

發布時間:2024-05-08 閱讀:3665

繪畫是一種視覺藝術,您如何看待作品的視覺衝擊力?

例如,一座山的強度有重量、動能和勢能。 這種山的張力,它本身的構圖是有視覺衝擊力的,如果特別整齊,特別大,就不能被打破,不能被打破,不被打破的感覺會產生視覺衝擊。 什麼是雕塑? 從山頂到山底不腐爛的是雕塑,非常工整。 就像摩爾的雕塑一樣,瑣碎的東西被移除並省略為零。 畫山也是一樣,意象很簡單,後面還有幾座小山,都可以省略。 我畫了旋風與風暴和山脈的關係,其他的山都被省略了,只剩下這座大山,它不能被摧毀,不能被看到,是無窮無盡的。 對圖片的加工所形成的趨勢也是一種構圖。 中國畫講構圖,但是我們的構圖和西方不一樣,學西方也沒什麼不對,比如直奔主題,一下子就打動人,一種大,一種震撼,比如摩爾的雕塑。 我們也要學習一些西方的好東西,藝術鑑賞是無國界的藝術屬於全人類,但必須具有民族精神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你應該放棄外來的東西。

賈友福,《群山之夢》,157,215cm,2013。

素描是一種建模方法,它幫助我們學會處理空間,幫助我們從科學的角度進一步掌握形狀、結構、重量、強度和動力學。 有了這個基礎,就不應該滿足,也應該滿足表達更廣闊的精神美,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至少是兩個美女,為世界增添了另一種美,有什麼不喜歡的。

如果山水畫的素描不好,就會有問題,但如果畫家是高位的,就好比控制筆墨賦予素描題材的精神,用筆墨的視角看素描,可以充分發揮其優越的一面供其使用。 《淮南子》第十八卷《人文修行》有云:”人人都知道利弊,但聖人知道病的好處,知道利弊就是病。 告訴我們“利”與“病”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這樣我們才能戰勝病為利,加強我們的建模能力。 不僅素描供我使用,物理、化學、數學等科學因素也供我使用,如果我們有了解,對我們更好地掌握道和藝術將大有裨益。

賈有福,《福琴要讓萬山響》,95,180cm,2004。

我的態度是:不要用科學阻礙藝術,不要用藝術排斥科學。知道一些數學、物理和化學知識不是多餘的,但還不夠。 我們一提到素描,就不要以為接受了西方的不良影響,也不必把素描當成一塊心,也不能認為素描與民族文化的本質不相容。 素描只是造型藝術的一種手段,它它不僅幫助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去理解物體,研究物體,表達物體的物理特徵和空間位置等和諧關係,而且有助於精神的表達重要:人的精神是主導的,它被我使用

賈有福的書法作品。

我要在這裡談談應允許多種藝術探索和發展,而不侷限於傳統本質的規範,不精通傳統,佛頭糞,胡說八道,不要和它討論。 ——賈有福,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