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雲:鬥快直播電商的運營邏輯能否複製

發布時間:2024-05-04 閱讀:2481

定位:找到屬於自己的細分、專注和專業

根據施特勞斯的“定位”理論,每個領域使用者的心理資源都是有限的,比如,每當提到某一類產品時,首先進入消費者腦海的一定是該類的幾個頭部品牌。 在短**平台上,當乙個品牌能夠達到百萬左右的搜尋量時,就意味著這個品牌正在逐漸佔據消費者的心智,也在逐漸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這一點非常重要。

槓桿:抓住平台紅利期,做好系統布局

乙個優秀品牌的誕生,一定是時間、地點、人與人共同作用的結果,既能滿足又不能求,“乙個品牌可以出圈,一是國家對直播電商的政策支援,”西北網際網絡營銷布局第一人楊建雲, 分析,“二是做空平台的戰略布局。

此外,還有商品鏈的深耕和挖掘,當然還有品牌本身的維護和堅持。

首先,整個品牌運營團隊的創業氛圍要能夠形成天然的“護城河”; 第二個是**鏈,必須要有議價能力。 當你能夠在細分領域達到一定的地位時,在與第一鏈談判時,您將擁有足夠的優勢。

此外,逐漸肥沃的私域流量池,私域流量的運營可以加深品牌IP在消費者心中的植入,深深扎根於人們的心中,吸引人們消費的口號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

直播電商的基本邏輯,需要盡早了解三個關鍵內容

一、產品鏈質量比網紅粉絲數量更重要

網紅頭往往有上千萬的粉絲,直播非常搶眼,所以我們經常誇大網紅的作用,對產品鏈的關注度不夠。

01是網紅的追隨者數量與帶貨能力沒有直接正相關。

從《2020直播趨勢報告》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粉絲排名前10的主播中,只有薇婭、李佳琪、辛巴在銷量榜單上排名前10。因為他們有上千萬的粉絲,所以他們更注重產品鏈的要求,直播選擇會嚴格分析,非常謹慎。

02 是直播平台和主播正在打造自己的**鏈。

D聲、K手等平台正在加快建設自己的一流鏈條,並建立了精選聯盟、源貨、優質貨等體系,服務於現場主播的一流鏈條保障。 頭部主播在行業內打造自己的**鏈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比如薇婭在杭州擁有自己的“超級**鏈平台”。

03是跟貨翻車的主播,往往缺乏優質的**鏈支撐。

不管主播是明星還是網紅,都有很高的人氣,都能自帶流量。 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商品翻車事件的發生,明星和網紅也被趕下了神壇。 其實很多頭直播都承認,如果沒有優質的產品鏈作為保障,就沒人能把貨帶出來,產品質量、運輸、售後服務等因素是決定消費者是否願意下單的關鍵。

其次,傳統的“人與貨”模式存在諸多弊端

直播一般採用服務費+佣金的方式,網紅需要支付更高的費用。 大部分直播產品都要求高折扣,尤其是網紅頂級商品的折扣往往是全網最低價,降低了品牌價值。 假貨氾濫也是乙個大問題,不管是假貨坑主播,還是主播坑商家,最終受傷的還是消費者。 針對上述問題,《通知》指出,要加強直播的規範管理和風險控制,建立分級管理制度和責任條款,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規則、安全規範和標準。

3、企業直播“貨與人”模式成為新趨勢

疫情期間,公司積極開展線上業務,產品自播規模快速增長。 據iiMedia Consulting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企業直播市場規模將達到90家8億元,超過120萬B端使用者,預計2025年中國企業直播市場規模將達到266家3億元。 企業直播不僅可以避免“人帶貨”的弊端,還能帶來很多附加值。

楊建雲表示,直播電商進一步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的聯絡。 直播電商相對於傳統電商的一大優勢是鏈結更短,轉化率更高,但歸根結底,主播也是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中間人”,直播電商對主播的依賴導致很多商家被“羊毛化”。 隨著嘗試自己直播的企業的興起,這個環節將再次縮短。

鬥快電商在直播間獲取流量推薦的操作邏輯

2022年,包括未來幾年,短**直播必然會持續搶奪使用者的注意力時間,抖音快手的商業收入也將持續增長。 它仍然是一條繼續快速增長的賽道。

我們來計算一下抖音電商或快手電商有多大,有乙個簡單的公式:

抖音快手電商GMV=平台總VV*電商內容滲透率*GPM

vv 數量 = 活躍使用者數 一段內容的平均時長

今天,抖音快手會推薦流量到直播間帶貨嗎,核心指標是GPM,給你1000次現場觀看,你能做多少GMV,GPM是1000元1000次算是及格標準,也就是現場觀看UV產生的GMV是1元。

如果兩個平台電商直播間的GPM能達到1000元,抖音每天有6億的活躍度,時長為100分鐘,單次UV1元的時間為15分鐘電商滲透率為10%,那麼每日GMV=6億*100*10%15 = 40 億。

一年的GMV是1規模5萬億。

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抖音快手想要追逐的核心指標是GPM。

其次是單位時間的UV GMV。

楊建雲提醒,如果你的直播間或短**使用者的停留時間足夠長,但GMV輸出沒有隨著時間增加,那麼從商家的角度來看,平台並不喜歡它。 因此,西北網際網絡營銷布局第一人楊建雲提醒,抖音快手直播電商不能忽視私域流量的作用。

那麼平台可以調整的就是電商的滲透率,但要做商業綜合體的短**內容平台,直銷的滲透率不是在大促銷的時候,也不會調整得太高。

疫情期間,大家花了很多時間在手機螢幕上,抖音快手電商趁著這股股東風,用三年時間走完了十幾年的道路,而傳統電商平台實現萬億規模的**和 JD.com 都花了十幾年的時間, 而抖音快手只用了三年時間。

接下來,對於抖音和快手電商來說,只要平台管理好GPM和UV的單位時間GMV,保證當下的日常活躍度和關注度,實現每年萬億級GMV的挑戰,只是提高電商滲透率。

在保證日常活躍度和時長的同時,提高電商滲透率,取決於什麼樣的電商品類天生適合內容平台,不會產生大量的時間消耗,以及服裝等這些品類出貨效率的優化程度。 (本文後半部分將用一定的篇幅來探討“抖音快手電商直播帶貨選品的技巧與邏輯”的問題)。

而且我們還可以發現,在各種新形式的直播活動中,也湧現出許多主播和品牌。 這些創新的內容銷售形式旨在提高電子商務滲透率,同時確保長期活動。

01抖音電商FACT商場矩陣派對**

2020年上半年,羅永浩直播開始推廣人才直播,但效果一般,品牌自播推廣完全閉環,對標案例進行抽樣,再總結事實,傳播到更多商家。

02 快手電商步運營商**

快手電商從成立之初到現在,一直以直播為主,可分為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1、少數頂級網紅通過直播帶貨出圈 二是湧現更多頂級專業電商專家,培養使用者電商習慣 三是平台流量分配去頭,支撐中腰主播成長,鼓勵品牌入駐自播。

相較於抖音,快手在使用者買東西的時候,社群屬性更多,需要識別賣貨的主播,核心原因是快手使用者對商品的真偽沒有很好的識別,需要相信主播的背書來保護它。

當然,快手平台也意識到,其使用者不懂電商平台上買的劣貨可以退貨的常識,所以信任電商,無條件退貨,並要求主播和店鋪退貨運費保險來教育使用者。

鬥快電商直播的技巧與邏輯與商品選型

楊建雲認為,ROI不夠好,很多時候是因為不清楚屬於什麼樣的消費者,他們有什麼樣的標籤,對消費者需求和消費場景的把握不到位。

從供給端來說,需要定義你的產品能適應和滿足什麼樣的使用者,對於直播短播等內容電商,產品不能再走傳統電商或線下渠道固定托盤的老路,需要根據內容電商渠道收集到的使用者需求反饋,及時形成和調整產品。

從直播的短流量方面來看,目前大多數商家都缺乏圍繞產品打造內容的能力,因此產品相關內容的質量(如何提公升產品內容的體驗)以及產品與內容匹配精度的提公升需要一定的過程。

因此,在短期內,當**GPM的速度不夠快時,平台的流量供給將成為抖音、快手等平台電商規模提公升的核心瓶頸之一。

1.衣物和箱包:幾乎滿足上述所有條件。 因此,服裝是目前豆鑫最大的品類,GMV佔比最高,增長較快。 我們判斷,鬥快在服務類別中的優勢將繼續保持。

2.二是奢侈:滿足的特點。 二是內容製作較容易(奢侈品識別、品牌歷史故事等),且非標配,產品資訊主要通過視覺體驗。

3.美容和護膚:大多數符合妝容的特徵也符合 2。 不過,標準品的SKU很少,消費者需求的共性也高(比如護膚品的需求無非就是保濕、美白、抗衰老),而且一些熱門產品的**也非常透明,所以可能更適合能去批量帶貨的頭部專家。

4.飾品配件:需分類,非純金配件符合特性; 純金產品決策的核心是每克價格(高需求共性),而且非常透明,因此在內容平台上賺取超額利潤相對困難。

5.3C數碼家電:小家電滿意,客戶名單不算太高滿足4; 消費頻率低、客戶訂單高的大家電一般是計畫消費,決策周期長,相對不合適。

6.食品:休閒零食滿意,有的滿意2,但食品有6個缺點,所以在客戶訂單高(組合包裝)和運輸方便的品類做快速電商更有利。

模式:直播電商的運營邏輯可以複製嗎?

每個平台的初始環境還是很公平的,公平性在於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不同的賽道來打造IP,但要想真正成功,就要靠發現真正適合環境的未滿足需求,市場的真實需求,以及堅持不懈和親力親為。

平台看似門檻低,但要想做某類垂直產品的負責人,門檻相當高,但在消費驅動的市場格局下,還有無數的賽道和垂直細分需要挖掘。 成熟的IP很難複製,但經驗可以借鑑,讓內容成為核心競爭力,把握消費者心理,同時要做好與平台玩法長期磨合的心理準備。

同時,不同的平台,推薦演算法和對私域流量的依賴也不同,使用好平台的前提是要充分研究平台。

未來一段時間內容營銷和內容電商的趨勢是必然的

內容電商是乙個巨大的生態系統,是乙個巨大的產業鏈。 以抖音電商和快手電商為代表的內容電商的快速增長,是近兩年國內電商市場格局變化最大的變化之一。 楊建雲認為,直播短篇作為內容營銷的重要手段和組成部分,離不開利用內容獲取流量和使用者的本質,從而帶動營銷。 歸根結底,短**玩家只是在用短**的方式,用一種新的內容形式重新劃分傳統意義上的流量。 抖音、快手,都是一樣的。

內容平台的優勢在於佔據了大量使用者的前端時間+豐富的使用者標籤+精準的演算法推薦能力,因此切入了計畫外購買場景、非**敏感、使用者需求共性低、資訊匹配難度較高的多SKU類別,與傳統電商平台相比,可以帶來更明顯的效用和效率提公升。

我們面對的消費市場是“我們喜歡的商品花錢,我們覺得不喜歡的產品不想多花錢”。 這是內容營銷和私域電子商務的好機會。

楊建雲提醒,雖然這條路並不容易,但主ROI操作可以準確定位他們的消費者是誰,他們擁有什麼樣的標籤,能夠準確把握消費者需求和消費場景,所以你的私域使用者是品牌企業源源不斷的利潤貢獻者。

楊建雲,資深營銷師,網路營銷專家,專注於社交商業研究與社交營銷實踐。

1、文章簡單明瞭,邏輯性強,值得反覆閱讀和學習。 --邊境鈴鐺。

楊建雲:直播電商的運營邏輯可以複製嗎?

直播電商看似門檻低,但要想當乙個垂直品類的負責人,門檻相當高,但在消費驅動的市場格局中,還有無數的賽道和垂直細分可以探索。複製成熟的IP很難,但從成熟的經驗中學習並不難。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流量推薦邏輯和對私域流量的依賴,所以使用乙個好的平台的前提是要充分研究平台。作者 ttaxn 定位 找到屬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