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的戰爭比戰國的戰爭小得多?

發布時間:2024-03-03 閱讀:1278

春秋時期、戰國時期、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戰爭和混亂時期。 大大小小的戰爭頻頻爆發。 但是,就戰爭規模而言,早期的春秋戰國時期比三國時期要大得多。

西元前262年至西元前260年,秦趙在昌平地區(山西晉城高平市西北部)進行了決戰,被稱為“昌平之戰”。 雙方累計投入的兵力超過100萬。

西元前259年至西元前257年,秦國與趙、魏、楚聯軍在趙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進行了攻防戰。 總共投入了550,000名士兵。

西元前226年至西元前223年,在秦殲楚之戰中,秦將領王堅、孟武率軍60萬攻打楚國。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戰國時期投入大規模戰鬥的兵力超過一百萬,參與的只有幾十萬人。

幾百年後的三國時期,社會生產力明顯高於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但戰爭規模要小得多。

關渡之戰,袁紹大軍約11萬,曹操大軍約3萬; 赤壁之戰,曹軍20多萬,孫柳聯軍5萬; 夷陵之戰,劉備率領的蜀軍和魯迅率領的吳軍約5萬人。

以上戰役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規模還只是這樣,其他中小戰役的參與人數就更少了。

為什麼戰爭的規模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小?

首先,打仗自然需要人,人口的多少也決定了參戰的部隊數量。 據史料記載,戰國中期總人口約2500萬至3000萬。 到東漢中期,全國總人口達到6500萬。 到三國時期,總人口只有800萬左右。

造成人口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東漢末期長期戰亂、瘟疫和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此外,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各國都保持著戰時制度,人民都是軍人,動員戰爭的能力很強。 在三國時期,雖然也是戰爭時代,但徵兵比例明顯下降。 以蜀國為例,漢昭烈皇帝章武元年(221年),登記戶籍分別為20萬戶和90萬人,但蜀國的兵力總兵力不足10萬人。

1、三國皆為戰相依,戰國中燕、齊國與秦國不接壤。 --網友 38720b1c

2.戰國是君主之間的戰爭,三國是農民之間的戰爭——透明無畏。

3.你不知道有乙個典故叫假道教嗎? --網友 2b67a7b6076

《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場戰爭是什麼? 謎團很大,揭示了整本書的內涵

三國演義 是中國四大經典之一,是古代浪漫主義的巔峰之作。民間有句諺語 不讀 水滸傳 就不讀 三國 小時候不要看 水滸傳 因為 水滸傳 太血腥了,會刺激年輕人的衝動 老年人不宜研究三國,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讓人越來越狡猾。這句諺語充分說明,三國演義 是一本智慧之書,蘊含著無窮無盡的政治和軍事智慧。有...

在三國時期,諸葛亮每次打仗,為什麼總是坐四輪車

在三國之中,爭霸之戰在戰場上自然是少不了的。乙個將軍在戰鬥中的出色表現,不僅在於他的戰鬥力有多強大,更重要的是他踩到的坐騎並不遜色於別人。在三國中,每個將軍都有自己的專屬坐騎。關羽有自己的赤兔馬,曹操也有自己的專屬坐騎覺英,劉備也有魯。當年,蔡氏兄妹設下了殺死劉備的毒計,呂馬也救了劉備的命,這就是三...

熟悉難知的三國,一起來看看

很多朋友都喜歡三國的動盪英雄史,同樣,從小時候看的 到央視版的 三國演義 電視劇集,再到羅冠忠先生的 原創作品,以及後來各種以三國題材的動畫和遊戲,三國志 幾乎是最受歡迎的IP。但後來漸漸讀了一些嚴肅的史料,如 三國志 後漢書 裴記 資治通鑑 等,發現原史書中的三國和我們喜愛的三國文藝作品是不一樣的...

三國爭霸,一代英雄孫權,為何最後將國家推向滅亡

想必大家對 三國 這兩個字特別熟悉,什麼是三國,難道只是三國之間的鬥爭嗎?好像不是這樣的,三國的意思似乎也不是那麼簡單,似乎有更深的含義。三國時期人民的生活很特殊,當時幾大分裂勢力相互爭鬥,人民的生活不僅是戰爭,也是戰爭,戰爭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其中最幸福的不是曹操,而是中原分裂勢力的統治...

《戰狼III》為什麼不讓我出手

戰狼III不讓它出手的原因如下 .吳京之所以說 告別 是因為他不想讓 戰狼 賺大錢,所以要在 戰狼 上大放異彩!戰狼 的品質,他必須保證過多的人力物力,只會大大降低這部作品的質量,讓他辛辛苦苦了這麼多年的 戰狼 名聲一落千丈。他只想給自己充電,讓他的工作變得更好。.戰狼 第一部和第二部都取得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