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車企發展的必由之路,皮卡成為中國製造的獨特名片

發布時間:2023-03-24 閱讀:2682

面對國內市場需求放緩、競爭加劇、國外發展中市場高增長、高期待,反而激發了自主品牌準備走出去的決心,倒逼國產自主品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但如何走出去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2017年以來,中國汽車年出口總量突破100萬輛,但面對中國近2500萬輛的產量卻是杯水車薪,以2019年為例,年產量達到2572萬輛,但出口量只有102萬輛, 約佔總量的4%,但我覺得出口數量並不代表走出去,我覺得真正的走出去不是“中國生產的汽車”,而是“中國自主品牌”。此前,吉利和奇瑞是國內汽車出口的先行者,但仍然無法擺脫“產品價格低,目的地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陷阱。

任何品牌要想在任何乙個本地市場做好,僅有出口是不夠的,它必須扎根當地文化,本地化生產,讓品牌走出去,而不是讓汽車走出去。 正如大眾之於中國,豐田之於美國。 本地化生產不僅可以節省生產成本、物流成本,還可以增加市場嗅覺和敏感度,製造出市場真正需要的車型。

2012年,上汽集團與正大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將旗下“英國品牌”——MG“推向泰國市場,經過7年的深耕,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網路渠道,在泰國69個省份擁有108家經銷店。 名爵品牌2017年總銷售額 1.20,000輛,2018年30,000輛,與2.2019年相比9萬輛,而這僅僅是個開始,考慮到上汽泰國工廠的年產量可達10萬輛,接近五十鈴D-Max在泰國年銷量的70%(14萬輛)。 此外,2019年8月,上汽集團還在泰國推出了其最喜愛的皮卡車型MGEXTENDER,這是上汽大通T70在中國銷售的品牌變更車型。

不可否認,上汽集團是國內車企走出去的典範之一,即實現本土化生產的“地緣優勢”,緊跟市場需求。 不過,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上汽集團能夠快速取得成功,除了以上兩點,還有“名爵”品牌價值加成。 MG品牌本身在泰國有一定的知名度,曾經是泰國王室的汽車之一,自然而然地將品牌形象放在了泰國消費者心目中,本身在進入泰國市場時就佔據了“一天中的時間”。

今年1月17日,長城汽車正式收購通用印度工廠“塔里根工廠”,並於2月收購通用的泰國羅勇府工廠。 事實上,長城汽車從1998年開始出口,是中國第一批走出國門的中國車企,但直到第一家海外全流程整車工廠——俄羅斯圖拉工廠建成投產,長城汽車才真正開啟了海外市場本土化的關鍵一步。

本土化後,長城沒有“名爵”品牌那樣的“時機”,因此尋找市場定位,挖掘自身優勢成為長城在海外市場取得成功的關鍵。

事實上,長城無論是進入印度市場還是泰國市場,都有“天獅”,而這個“天獅”並不是**品牌,而是**長城從1990年開始在皮卡和SUV領域深耕,當年長城押注皮卡,幫助國內皮卡市場向上,同時實現國內皮卡市場, 長城也成為國內皮卡市場22年銷量冠軍。皮卡成功後,長城汽車迅速進軍SUV市場,並相繼推出賽義夫、哈弗、WEY等一系列成功產品,正式開啟屬於國人的SUV時代,深刻影響自主品牌市場。

因此,要想在印度和泰國市場取得成功,皮卡和SUV勢必成為長城的法寶,但能稱之為“必殺技”的,並不是筆者眼中的皮卡產品。

首先,需求決定市場,印度汽車市場已超過德國成為僅次於中國、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四大市場,商用車市場現在是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市場,皮卡等輕型商用車是印度市場最受歡迎的車型。 毋庸置疑,皮卡的份額已經達到43%,皮卡產品是泰國最受歡迎的細分市場。 在筆者看來,與其在SUV產品上與國際品牌搏鬥,不如在需求更大的皮卡市場摔斷手腕。

其次,雖然印度和泰國市場對皮卡的需求很大,但產品並不令人滿意。 印度的皮卡產品還停留在國內皮卡市場10年前甚至20年前,主要產品主要是商用經濟型皮卡,產品實力完全不足,有些車型甚至沒有ABS。 泰國市場雖然成熟,但由於市場需求和產品“慣性”的相互影響,產品動力跟不上國際主流趨勢,當美國全尺寸皮卡出現自適應巡航、主動制動、10at等配置時,皮卡產品在泰國市場並沒有取得太大進展。 從去年剛剛推出的新一代五十鈴D-MAX來看,它已經代表了泰國市場的最高水平,但它只有盲點監控,緊急剎車燈,6個安全氣囊等配置。

長城的皮卡產品如果進入印度和泰國市場,將極具優勢。 以長城大炮為例,擁有L2自動駕駛技術、8AT變速箱、半自動泊車、緊急制動、最新一代93版ESP、360°環視、12雷達探頭、智慧型前視、ACC自適應巡航、智慧型網聯系統、電動天窗、多連桿後懸架等配置可與乘用車媲美,已經可以與泰國主流產品形成差異化和獨特優勢。 風峻7的高價效比、高配置,已經遠遠滿足了印度市場的需求。

我認為,長城雖然沒有上汽集團“名爵”品牌的“天獅”,但它擁有自家皮卡產品賦予的“人才”,結合房地產車的優勢,中國自主品牌走出去將成為現實,而不僅僅是“車出門,品牌不出門”的困境。

事實上,很多人都在想,長城接連收購通用的兩家工廠,劇烈的全球化,是不是有些冒險。 我想這一切早在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不止一次提出“全球化是中國車企發展的必由之路”時就已經預料到、有計畫了。 “在我看來,長城皮卡是中國製造的獨特名片。

1、中國製造,國產產品自強——馬桶趕佔。

2.堅決支援國產生產,堅定不移——八百個逗號比本北坡5828

對於全球化的必由之路,長城汽車正在逐漸變好

我國在很多製造業領域的實力突出,如手機 家電等行業發展迅速,消費者對自有品牌有了更多的信任,這對整個製造業都有利。消費者正在經歷消費從敏感到品質敏感,從追求稀缺到追求個性,從注重實用到注重體驗。在車市寒冬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必須實現高階化 出口市場的增加是汽車增量的突破口,自主品牌要迅速實現全球化。長...

自動化是工業UV印表機發展的必由之路

隨著UV印表機在工業生產領域的逐漸滲透,除了穩定性,高效率和高精度的一般需求外,對自動化的需求也在增加。目前,主流的掃瞄UV印表機已經解決了許多常見場景的噴墨列印需求,典型的如廣告行業。但是,對於工業應用場景,能夠順利連線前後流程並可實現自動列印的工業UV印表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用 節能 低成本...

吉利轉型公升級的“密碼” 封面故事:中國車企全球化的開始(4).

某種程度上,吉利的品牌和技術戰略為其近年來的發展帶來了快速的推動力。在當前以內迴圈為主體 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時期,吉利將轉型公升級高質量發展,打造品牌和技術實力。自年收購沃爾沃汽車以來,吉利成為跨國汽車集團已經年了。從當年不被看好的 吞蛇象 到擁有吉利 領克 Zeekr 幾何 沃爾沃 北極星...

數位化:發展高質量教育的必由之路

濰坊市 教育數位化工作會議 近年來,濰坊市高度重視教育數位化,堅持應用為王 需求驅動的原則,大力實施教育數位化 轉型公升級 行動,在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環境建設 教育平台應用 資訊化教學 數字資源建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先後獲批國家資訊化教學實驗區 人工智慧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全國試點 全國中小學生資訊素...

古絲綢之路時代的全球化

在全球化發展的新階段,中國提出並推動了 一帶一路 倡議,不僅給各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合作紅利,也為世界應對挑戰 創造機遇 堅定信心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了解古絲綢之路的歷史背景 發展和演變可以提供更加開放包容的理念。互學互鑒 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核心精神。年月日下午,古絲綢之路高階研究員張天輝在第屆銀湖沙龍...